深入骨髓网

正大玻璃电话

EcLong.com 41

尽管市场仍表现紧缺,但随着中下游市场产能过剩以及终端需求减弱,不少涉足多晶硅的上市公司也恐难获得理想回报。

晶澳作为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将把未来的扩张重点放在合肥,加快推进合肥基地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优越的环境和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吸引更多新能源上下游企业进驻合肥,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为中国光伏产业和安徽、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省新能源协会名誉会长宋明,省环保厅巡视员万静,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省经信委副主任曹晓武,省财政厅副厅长左俊,省住建厅副厅长李建,省地税局副局长周敬军,省工商局副局长黄家华,合肥海关副关长贾江,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王晓阳,国开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宋伟农,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徐斌,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胡伟谊,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烈东等出席仪式。

正大玻璃电话

晶澳(合肥)基地项目是促进合肥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我们将以最优的服务,推动项目又好又快建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工程。仪式后,有关领导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晶澳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靳保芳说,晶澳(合肥)基地的顺利启动,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和省市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顺应了合肥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势。合肥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合法高效的政务服务必将为晶澳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晶澳新的基地之所以选择落户合肥,首先是合肥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吸引了我们,而市委主要领导亲赴上海招商表现出的诚意更加坚定了我们落户合肥的决心和信心。晶龙集团副董事长、晶澳集团董事任丙彦,晶澳集团首席执行官、董事方朋,晶澳集团首席运营官、总裁、董事谢建,晶澳集团首席技术官副总裁、董事、合肥基地项目总指挥刘勇,晶澳集团首席财务官钟林明玮,晶澳集团独立董事黄继清、赵玉文、倪虹,晶澳集团投资关系副总裁杨明伦,晶澳集团战略副总裁陈德胤以及晶澳集团管理团队和合作伙伴参加开工仪式。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

此番尚德太阳能公司在西藏地区建设的桑日太阳能光伏电站坐落于西藏桑日县桑日镇赤康村,距离桑日县城18公里,据尚德公布的消息称,该项目竣工后,电站并入藏中电网,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0万度以上,很大程度上可缓解当地电力缺口的问题。记者22日从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获悉,该公司正在青藏高原投资兴建一座1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电站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竣工,这也是继上月山东最大援藏项目日喀则10兆瓦太阳能电站开工后,西藏地区的又一大太阳能发电应用工程。欧盟、日本和美国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应安全的重点放在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就连长期以上游设备辅料为主营的恒星科技也经不起下游需求膨胀的诱惑,开始染指硅片项目。

天威四川硅业目前仅盈利533万元,而达产已有两年的新光硅业全年净利也只有约3000万元,与盈利过亿元的历史峰值相去甚远。占据全球中下游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光伏制造业无疑首当其冲,市场价格将被迫压低。

正大玻璃电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市场如火如荼之时,棱光实业日前却在公告退出多晶硅行业。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多晶硅需求仍维持高位,进口量约5521吨,同比增长74.8%。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并不等于产量,大多数项目在转产后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步实现达成,所以在行情走俏的时候,上游上市公司受益多少完全取决于实际产量。然而,事实有些出人意料。

2月23日,超日太阳也发布公告,拟斥资1亿元收购洛阳赛阳硅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卫雪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机构预测,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供应将达到25吉瓦,而终端实际装机需求只有19吉瓦,中下游光伏产业将出现明显过剩。届时,这些中下游企业将面临市场分化,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将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而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的中小企业将遭遇寒流。这意味着短期内随着产能的及时释放,不少多晶硅企业仍可获得可观利润。

后者为专业多晶硅企业,目前产能为1800吨,规划产能1.8万吨。另一光伏巨头江西塞维则传出旗下多晶硅业务下半年赴香港上市的消息。

正大玻璃电话

而乐山电力、天威保变发布的年报也显示,其目前涉及多晶硅业务在市场回暖的2010年却表现平平。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可以抵消某个环节所出现的不利影响,这是垂直一体化最大的好处。

财务数据显示,由乐山电力控股的乐电天威自2010年4月转产以来,目前刚好能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仅58.7万元。据悉,2011年产能超过1吉瓦的国内太阳电池生产厂商将达到11家,此外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加入,从硅片到电池以及组件都可能因为产能集中释放而出现阶段性过剩。一位光伏研究专业人士认为,产能释放需与终端需求同步,一旦出现错位,将面临较大风险。超日太阳对此明确指出,收购前者主要为整合产业链,提高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收购后者则是进一步扩大公司原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生产规模,突破产能瓶颈。保利协鑫则宣布额外投资3亿美元兴建位于江苏的产能约1000兆瓦的硅片设施,将硅片总产能提升至3000兆瓦。上游公司受益产能释放多晶硅市场价格再创新高,目前现货价格已达每公斤114美元,这是继2010年9月以来多晶硅行情的二度大幅上涨。

与此同时,新近涉足光伏的奥克股份也将原计划5年的硅片项目缩短至2年,全速向崛起的光伏市场靠近。近期,国内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宣布将斥资177亿港元在今明两年提升产能2倍。

这不难理解,资金充裕的中下游上市公司都开始拓展产业链,做垂直整合,目的就是抵御系统风险。业内人士仍对此保持乐观。

然而,难以回避的是,中下游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将使得终端供需形势严峻。据年报披露,这两家在国内被公认处于多晶硅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多晶硅项目的利润贡献并不大。

此前,该公司还参与了浙江省10兆瓦光伏电站示范项目。随后另一光伏龙头英利宣布扩大400兆瓦产能。超日太阳、向日葵也纷纷祭出收购大旗,向产业链上下游迈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除了遭遇原材料采购和终端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窘境外,中间制造产能过大可能使光伏产业反受其累。

就目前而言,国内多晶硅市场仍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随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正式落地,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市场,多晶硅自此开始从梦想走进现实,而光伏类上市公司则成为一场场光伏扩能赛的主角。

下游的任何风吹草动将带来强烈反应。对此,天威保变表示,目前该公司净利下滑主要是受公司旗下新能源企业均处于建设收尾或投产调试阶段,前期市场开发支出较大以及未满产所导致的高额成本因素影响。

正如市场刚刚好转,中下游就蜂拥而起的产能扩张,如果终端需求骤降,势必将是一番惨烈景象。今年2月底,乐山电力、天威保变相继发布年报。

而就风险而言,越往上游走或产业链越全的企业将越安全。不过长期来看,上游多晶硅企业仍将受下游供需状况的考验。国内多晶硅产能大多数会在2011下半年开始释放。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开始,国内产能将急剧释放,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产量将直逼2.1万吨,江西赛维将由目前的1.1万吨提高到1.8万吨,而去年全年国内供给多晶硅只有约4万吨。

受此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专注于上游多晶硅业务的国内上市公司将会成为此轮行情的直接受益者。中下游或受限需求下降对于处于中下游的光伏企业来说,由于项目扩产所需时间较短,赶在市场需求尚未明确趋弱之前通过扩能抢夺利益则成为普遍共识。

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仍要依市场而定,如果供需矛盾并不是很突出,2011年大多数处于上游的上市公司将获得较高收益。3月1日,主营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的向日葵发布公告称,为稳定公司原材料多晶硅的采购,拟参股焦作煤业(集团)合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由于国内成本较高以及下游企业提前增加多晶硅库存的问题,国内多晶硅企业存在被动过剩的可能。尽管目前市场仍表现紧缺,但随着中下游市场产能过剩以及终端需求减弱,不少涉足多晶硅的上市公司也恐难获得理想回报。